湖北日報客戶端訊(通訊員王玉先、易夢云、鄭永紅)近日,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(xiāng)潘家灣村四組,60歲的王萬國望著院壩里20余箱嗡嗡作響的土蜂,以及屋中囤積的200多斤自釀蜂蜜,眉頭擰成了疙瘩。今年土蜂蜜迎來豐收,可大山深處的閉塞讓銷路成了難題,“好東西運不出去,豐產不豐收,心里急??!”
駐村工作隊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,當即通過微信群、朋友圈等渠道擴散消息,幫王萬國吆喝售賣。幫扶單位宜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、市統(tǒng)計局的干部職工迅速響應,你訂2斤、他買5斤,短短兩天,268斤蜂蜜便銷售一空,為這位脫貧戶帶來1.3萬元收入。
“往年只能等商販上門壓價,今年工作隊直接幫著賣,心里踏實多了!”捧著剛到賬的貨款,王萬國難掩激動。這批蜂蜜采自深山無污染花源,由他沿用傳統(tǒng)手藝釀制,全程無添加,品質醇厚,卻因交通不便常年“藏在深閨人未識”。
深山百花釀、滴滴皆辛苦。下一步,駐村幫扶單位將聯合電商平臺、社區(qū)商超及工會系統(tǒng),為脫貧戶的蜂蜜、土雞蛋、中藥材等農產品拓寬銷路,讓更多“山貨”走出大山變“俏貨”,實實在在幫群眾鼓起錢袋子。